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燕赵文化

  • 《回忆童年的年味儿》——王更庆
  • 更新日期:2017-01-29 18:26:50 来源:武安视窗 编辑:王更庆
  • 483b84a3f3dcd88d830b03ba01c44b33.jpg

    《回忆童年的年味儿》

        人生苦短,一转眼就七十周岁了。今天又是除夕,记得五十年代初,我五六岁,家穷,同姥姥一起生活,那年腊月二十三,姥姥带我去买了张石印的灶家爷像,贴在火台上,说今天二十三就要开始过年了,又找舅舅写了一付‘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,我问姥姥,这是啥意思,姥姥说,灶家爷在咱家一年了,今天要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咱家一年的情况,’从那天起,姥姥点上高香,腊烛,一天二十四小時供香,只到大年初一,很吝诚。从那天起,年味越来越浓。

      第二天姥姥说,今个是扫房曰,让我很早就起来,打扫家,仅仅一个两间小屋,要把家里所有东西搬到院子里,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太太,加上一个五六岁的小孩,到傍晌午了,才搬完,两间小屋,很破,除门框,煤火台,坑沿边以外,全是土坯砌筑,我问姥姥,这样的房子榻不了吗。姥姥又说,里面有顶梁柱,并指着墙角己破的地方让我者看,里面就是有木头。简单的吃完中午饭,母亲过来了,用布把咀,脸,及全身一蒙,开始打掃了。一年了,梁头上的土有一寸厚,墙面也是用土打平的,一掃就掉土很多,地面也没有一块砖,打掃完,母亲全身以是个土人,仅掃出的灰尘也有两萝头。 不多会妗妗也过来帮往回搬東西,坑上辅的蓆子,帖子,估计也有几十年了,又土又脏又破,有的己经不敢斗动了,姥姥还是舍不得扔,还说这比解放前好多了,我记得姥姥用的全部厨具,炊具除火柱、莱刀、火口和煤镢外,再没有带金属的用具,都是些沙锅,瓦盆一类的。

      二十五,磨豆付,那些年豆付都是自已做,姥姥头天,把二斤多黄豆泡到盆里,第二天找来小磨自己拐,找个瓷盆,垫个木板,拐上个把小時,豆浆磨成了,把豆奖座开了,点点卤水,都是花花,用布包住,再用石头压住,凉下来后豆腐就成了。

      二十六,蒸馒头,那時侯可没有那么多白面去蒸馒头。姥姥头天就找来了玉米面,高梁面,米面,都用老面发了,第二天除蒸两笼馒头外,就开始蒸什么黄蒸,花卷,金裹银,红裹金,莱包,肉包算有,但都是干青菜,干莙达之类的干菜。很少能蒸笼肉包子。就那样高兴得不得了,还揑小狗,小龟,小兔,花莲等各种动植物模型,偶而放几个枣,真不赖。

      到了二十七,又要开始煮麻糖了,由于誰家也没有那么多油,就几家(都是亲人)把油揍到一起煮,没有糖,都是用糖精,很早就买了柿子和了面煮,还真好吃,有自己养鸡的,送来几个鸡蛋,加点心糖,炸的麻花更好吃。回想起来,那才是真的有年味了。

      到了二十八,糊窗户,那一天家家戸户都开始帖年画了,有喜欢传统的,有喜欢当代的,二十八这天,通过帖年画,是对祖国传统故事文化的大纪念,大爆发,什么样的画都有,真是五花八门,可以说家家都是宣传祖国文化的窗口。窗户花也是五花八门,无其不有。

      二十九家家门口花溜溜,也就是家门口开始贴对联了,那時侯,没有印刷的对联,全是手写,对联都是自编,自写,几个人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,奏成对联好不欢喜,走到街上,到处都是红鲁鲁,树上,車上,农具上,水缸上,台阶上,能帖的都帖上了红词句,真是一片喜庆世界。 除夕到了,家家户户又在打掃卫生,打扫完后,看看哪还有不整结的,不喜庆的,在外地上班也都回来了,举家团圆,从三十的中午开始,就有了鞭炮声,以后越来越多,一进晚上,到处鞭炮齐嗚,夜十点后聲音小下来了,那时没有电視,更没有春晚,都是座在家里,掐水饺,垃家常。静静地等待着,第二天,即新年五更的到来。加入拜年的队伍。 无意中想起了儿時的过年,随便聊聊,也可能会增加点年味,祝大家春节好!!!

关于我们 - 诚聘英才 - 工作人员查询 - 广告服务 - 免责声明
邮箱:82795406@qq.com 联系电话:15611008882
冀ICP备17012599号-1  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3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