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荏苒、斗转星移,岁月的沧桑无情地爬满了刘爱云曾经清秀的脸颊,她的身体也越来越差。
2011年,85岁高龄的刘爱云由于拉肚子脱水突然晕倒在自家院子里,被人发现救起后,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,生活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。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,想安排她住进养老院,但她说什么也不去,老人表示“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”,自己难舍住惯了的土炕头和旧草房,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她曾经的思念和深情的回忆。“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守了70年的家里。”刘爱云倔强地说。 做不通老人的工作,镇政府决定每月出资400元在村里找个人方便照顾,但由于薪酬低,再加上村民都出去打工赚钱了,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,这件事一时陷入僵局。
春夏秋冬,酷暑严寒,在粉房头村至柳庄村的乡间小路上,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残疾人骑着电动车来往奔波的身影。 每天早上六点多,刘山准时来到姑姑家,倒尿、打水、做饭、收拾屋子,直到老人吃饱了自己才回家吃饭;晚上,他先伺候姑姑躺下,再把尿盆摆放在离老人最近的地方,然后关上门摸黑骑车回家;为了让老人穿的舒服些,他每天上午都要清洗一大堆衣物,特别是这两年,老人身体每况愈下,经常大小便失禁,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刘山的工作量;为了补充营养,他调好姑姑爱吃的馅,隔三差五地包饺子;为了让姑姑开心,他每天讲些村子里发生的稀罕事、唱老人喜欢的革命歌曲……
“虽然每天感觉很累,但心里却是快乐的。”刘山说,现在自己和姑姑就像一个人,她每天盼着我,我每天想着她,隔一会就会想想姑姑在做什么?是不是需要喝水了?而每次看到他,也是姑姑最开心的时候。有一天下大雨,意识“模糊”的姑姑突然清醒起来,拄着拐杖满屋子为他找雨衣,还像叮嘱孩子一样一遍遍提醒刘山路上骑车小心……
“他对姑姑是真心的好。”刘山的老伴李秀香告诉记者说:“刘山自己身体有残疾,本来走路就不方便,这几年又上了年纪,行动更加吃力了。儿子、儿媳心疼父亲,多次提出替他照顾姑姑,都被他一口回绝了,他说怕年轻人没耐心照顾不周。老头子,对谁都不放心”。”李秀香嘴上埋怨,每天却很乐意地按时准点做好饭,等着他回来吃。
多年的精心照顾,刘山对姑姑的一个动作、一个眼神,刘山马上就能心领神会。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7年来,刘爱云只是偶尔拉过肚子,吃点药就好了,没有打过针,更别说住院了。“别看她无儿无女,比有儿有女还享福呢!”村民们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头,纷纷竖起大拇指。 “真是好孩子,少找啊,一年365天来回跑,大年初一都不例外,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呀。”粉房头村70多岁的刘金和赞叹道。“要不是山子,我早就呕成灰儿了!”91岁的刘爱云平时很健忘,但谈到侄子刘山,却相当清醒。 “即使对待亲生父母,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”,但是,刘山谦虚的说:“非常感谢大寺上镇镇长高永林,他和县领导逢年过节都会带着生活用品来看望姑姑,还把这个荣誉给了他。”粉房头村支书李付民说,如今,在刘山的带动影响下,村里的孝老敬亲的越来越多了。